21万元,装在袋子里沉甸甸的,一沓一沓地摞起来能有老高。保洁员赵秋艳拾到了,这些钱怕是她辛辛苦苦工作好几年也攒不下来,她却从来没动过据为己有的念头,第一反应是替失主着急,“这个年代还带这么多现金,肯定是有什么急事,说不定是救命钱,咱们得赶紧还给人家。”
从清晨捡到钱到物归原主,只用了大半天时间。当天下午,失主将钱认领回来,拿出一千元要赠予赵秋艳,要求她一定收下。赵秋艳盛情难却,最后将失主、物业和保洁公司赠予的奖励金一起捐给了需要的人。
(资料图片)
赵秋艳今年54岁,退休后到顺义区仁和花园二区做保洁。在保洁主管和其他物业工作人员眼里,这件事发生在她身上并不意外,“赵姐是一个特别实在,特别热心肠的人。”生活里,她是远近闻名的好邻居,曾担任所住社区的“垃圾分类指导员”;家庭中,她是婆婆称赞不已的好儿媳,尽心尽力照顾已经九十多岁高龄的婆婆。除了跟爱人分享,她没跟其他人再提起过拾金不昧的事,“我相信不仅是我,谁捡到都会原样归还的。”
赵秋艳在干活的间隙休息。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摄
21万元“完璧归赵”
如果你意外捡到21万余元现金,你会怎么办?仁和花园二区保洁员赵秋艳的选择是立即归还失主。
那是半年前的2月1日上午八点,赵秋艳像往常一样,正在仁和花园二区19楼后的区域打扫卫生。
19楼后画了不少停车位,赵秋艳走到一辆白色轿车旁边,突然发现了一个红色手提袋。她还以为是个生活垃圾,准备去捡。
捡起袋子一看,里面满满当当装着一沓沓现金。赵秋艳有点慌了,“这是谁掉了这么多钱在这里呀?不得急坏了。”
赵秋艳顾不上数钱,立刻给保洁组长打电话,“我说我捡到了一包钱,现在这个年代还带这么多现金,肯定是有什么急事,说不定是救命钱,咱们得赶紧还给人家。”
冬天风大,赵秋艳担心钱被吹跑了,在车底和车旁边四处寻找有没有吹散的钞票,一时没找到,也不知道去哪里寻失主。赵秋艳和保洁组长商量了一下,两个人决定先将现金送到物业,拜托物业帮忙寻找失主。
在物业办公室,工作人员用验钞机数了一下,赵秋艳吓了一跳,足足有219900元。当天下午,失主发现现金丢失了,报警后警方辗转联系到了物业,失主李先生在民警的陪同下来到物业领取丢失的现金。
原来,当天早上六点多,失主开车回小区,停车后从后备厢里拿东西,不慎将装钱的袋子遗落在了车边。李先生发现现金丢失后特别着急,没想到这么快就失而复得了。李先生十分感激赵秋艳,一直拉着她的手不停地说“谢谢”。赵秋艳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下来,她给李先生讲述了自己发现红色袋子时的场景,提醒他,“以后别这么不小心了,赚钱都不容易啊。”
李先生现场就从红色手提袋中掏出了一千元钞票,坚持要赠予赵秋艳,“谢谢大姐帮忙”。赵秋艳连忙拒绝,“这是我应该做的,没什么特别的,换了别人也会这么做的。”
当天的保洁工作还没有完成,赵秋艳转头就回去继续工作了。没想到,赵秋艳快下班时,李先生又来物业找她了。他坚持说,不送赵秋艳一点感谢金,心里过意不去,还给赵秋艳和物业其他工作人员买了水果。
赵秋艳看失主态度真诚,实在难以拒绝,只好应下失主赠予的一千元钱,但是她心中已经有了主意,“我要把钱捐出去,捐给那些山区儿童、贫困学子和需要钱的重病患者们。”
听闻此事后,物业管理层和保洁公司也各奖励了赵秋艳500元,嘱咐她一定要收下。李先生还送来了一面锦旗,挂在物业的办公室里。赵秋艳所居住的光明街道裕龙四区社区,也送给了赵秋艳一张拾金不昧的证书作为表彰,赵秋艳兴高采烈地把证书贴在自家墙上。
下班回家之后,赵秋艳跟爱人分享了这件事的经过,爱人听到失主最后把钱领回去了,才松了一口气,连连说“那就好”。听到赵秋艳想把失主、物业和保洁公司奖励的钱捐出去的想法,爱人也非常支持。“我爱人跟我想到一处去了,他一心寻思着,丢了这么多钱心里得多着急啊,一口气带这么多钱,肯定是急用啊。”赵秋艳说。
赵秋艳的女儿则是在朋友圈里看到了母亲拾金不昧的新闻。女儿赶紧打电话给她,说:“这么好的事怎么不跟我说啊,我还是看别人转发才知道的,捡了这么多钱立刻还回去了,妈妈真伟大!”赵秋艳听到女儿的话,心里喜滋滋的。她向女儿表达了准备将奖励金捐出去的想法,女儿立即应允。最后,在女儿的指导和帮助下,赵秋艳通过网络渠道将奖励金捐赠给了需要帮助的人。
赵秋艳正在做保洁工作。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摄
“小区好邻居”
拾金不昧的善举并非偶然。
工作上,赵秋艳的主管对她赞不绝口,“大姐干的活我从来不用操心,有些你都没想到的地方,她都给你打扫得干干净净,从来没见过哪个业主投诉她负责区域的卫生。”
生活上,赵秋艳是裕龙四区远近闻名的“小区好邻居”。
2019年,赵秋艳年满五十岁,从燕京啤酒厂退休。一方面为了补贴家用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发挥点退休后的余热,赵秋艳偶然听说裕龙四区社区招募垃圾分类指导员,便去应聘了这个岗位。
垃圾分类指导员是个又脏又累的活,经常要在臭气熏天的垃圾桶里挑出居民扔错的垃圾,因此很多人都做不久。赵秋艳不信邪,“我退休前就是个工人,这有什么干不了的。”
结果,垃圾分类工作上来就给了赵秋艳一个下马威。垃圾分类指导员需要接受三到五次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培训,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知识。赵秋艳年纪大了,记忆力比不上年轻人,文化水平也不高,之前从没接触过垃圾分类知识。而花花绿绿的分类方法,打破了她对垃圾的原有认知,她总是记混,暗自着急。
“锂电池是有害垃圾,食品包装袋不是厨余垃圾,别记错了……”那段时间,为了熟悉业务,赵秋艳整天念叨着这些知识。
一个星期左右,赵秋艳已经基本熟记垃圾分类知识了。她特别有成就感,“如果不是社区给我培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,我也不会理解垃圾分类工作的意义。”
牢记垃圾分类知识只是一步,难度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。一上岗,赵秋艳就发现了,指导居民在投放垃圾时正确分类,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难。垃圾分类刚开始推广,不少业主不买账,也不肯了解学习垃圾分类知识,还是像以前一样,随便找一个垃圾桶一股脑扔进去。
赵秋艳有耐心,她认真劝导不肯分类扔垃圾的业主,给业主演示到底怎么分类,业主不耐烦,她也不着急,“垃圾分类能减少环境污染,现在全市都开始试点推广啦,咱们其他业主都能分得这么好,说明它不难啊,您只要在家里多准备点垃圾袋,按我教您的操作就可以了。”
她还贴心地跟业主说,如果分类的时候把握不好,可以随时来问她,真要不小心分错了也不要紧,她能帮忙挑出来,重要的是要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,“接受垃圾分类是个过程,咱慢慢来嘛。”
居民乱扔垃圾,可是需要垃圾分类指导员“买单”的。刚开始,赵秋艳很是苦恼,有些后悔,“说起来容易做着难啊。”扔错的垃圾需要垃圾分类指导员捡出来重新分类,“你都难以想象里面有什么,剩饭剩菜、厕纸、纸尿裤等等,我回家以后想起来,也是吃不下饭。”
但谈起自己推广垃圾分类的成果,赵秋艳还是很骄傲。她说:“那几位不愿意垃圾分类的业主,我跟他们好好沟通几次后,再也没有看到他们在我值班的时候乱扔垃圾。时间长了,大家养成习惯了,扔错垃圾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。”
2021年,因为其出众的垃圾分类工作,赵秋艳被光明街道评为“最美普法监督员”。她负责的是10号桶站,居民们也许不知道哪个是10号桶站,但说起哪个桶站最干净、哪个垃圾分类指导员最热情,都说是赵秋艳。就连负责垃圾清运的司机来收垃圾时都夸她,“收拾得真干净。”
失主送的锦旗。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摄
家庭中的好儿媳
家庭里,赵秋艳是婆婆称赞不已的“好儿媳”。
因为赵秋艳的爱人还没退休,经常要住在工作单位,没法每天都回家,于是赵秋艳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责任。
赵秋艳的父母都已经去世,她把婆婆接到自家来,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照顾婆婆。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工作没有休息日,赵秋艳决定换工作,从事保洁行业。“做保洁,每个月能休息四天,我就可以利用这四天时间,多推着婆婆出门溜达。”赵秋艳说。
婆婆有关节炎,站起来是“O型腿”,近几年走路已经很吃力,步履蹒跚,只能靠轮椅代步。赵秋艳常常会推着婆婆去河边的公园看风景,看到别人跳广场舞、玩空竹、打陀螺,婆婆总是像个孩子一样笑得开心。
看起来温馨平常的婆媳生活,背后都是赵秋艳的汗水。夏季,赵秋艳要给婆婆带上蒲扇再出门。秋冬季节,因为婆婆腿脚不好,赵秋艳每次给婆婆穿衣服,得花费近一个小时时间。从秋衣秋裤,穿到棉袄、围巾、帽子……赵秋艳给婆婆穿得严严实实的,出门风吹不到雨淋不着。
由于婆婆已经九十多岁了,身体的衰老越来越明显,时常犯糊涂,连自己儿子也认不出,还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情况,常常没说一声就尿裤子了。起初,赵秋艳的爱人想的办法是穿纸尿裤,但婆婆总嫌纸尿裤不舒服。赵秋艳心疼婆婆,一口气批发了许多条秋裤,婆婆尿一条洗一条,勤洗勤换。
婆婆还总是喜欢把东西藏在被褥底下,怕被谁偷走了似的。护手霜、雪花膏、瓜子花生……这些赵秋艳都在婆婆褥子下面发现过,感到哭笑不得的同时,好脾气的赵秋艳也愿意多陪婆婆聊聊天开开玩笑,“就像照顾一个孩子一样照顾她呗。”
在赵秋艳眼中,婆婆就像个“老小孩”。婆婆不愿意戴假牙,总是把假牙拿下来泡在水里,说啥也不肯戴。赵秋艳拗不过她,专给她做一份“软乎饭”,饺子、胡辣汤等等。
家里来客人的时候,婆婆总要跟他们夸这个好儿媳,“秋艳对我真好,比我闺女还好,我闺女都没给我洗过脚。”赵秋艳听见了这话,心里乐滋滋的。
久而久之,赵秋艳好员工、好邻居、好儿媳的名声在外,说起这些善举,赵秋艳笑着说从来没当回事,都是举手之劳。她表示,无论是对邻居、对家人,还是对待陌生人,“勿以善小而不为”。作为一个普通人,她想多从事公益事业,多多奉献自己,为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,“我以前跟我爱人说,我们俩退休后可以去大山里照顾那些留守儿童,现在虽然走不开,但也可以尽力多做些对社会有用的小事。”
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编辑 刘倩 校对 刘越
关键词: